1月13日,在“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二级巡视员毛印百介绍,沈阳依托市区两级精神专科医疗机构,组建了心理疏导专业队伍,针对患者及家属、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和重点管控区域等重点人群,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同时,通过“健康沈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宣传。开通两部24小时心理援助专线(23813000、89606699),疏导广大市民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消除焦虑恐慌情绪。
发布会上,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光明为市民支招解惑,传授了提高“心理免疫力”的方法。疫情当下,有些人出现了紧张、焦虑、失眠等身心反应,通常情况下,这些反应需要存在1-2周左右。个别人群,例如老年人、儿童、有慢性躯体疾病及心理疾病的人群,可能需要恢复的时间略长一些,在4周左右。如果这些现象的存在超过了4周,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给自己及周围人带来了苦恼和困扰,我们便要加以重视,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梁光明表示,人的身心是一体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大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去进行自我心理引导与管理。
说
在人们面对和处理事件时,会产生一些情绪能量,“说”会帮助我们将这些负能量外化,让我们身心保持内在平衡与稳定。学会向亲朋好友倾诉,释放压力、寻找资源、获得帮助。也可以拨打沈阳市心理援助热线23813000,寻求疏导与支持。
学
建议大家要学会控制信息的摄入,定时定量关注正规渠道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与混乱。学习保护自己的健康知识,向周围积极乐观的人学习应对策略,提高自己的生存智慧。
动
建议大家把运动当作减压阀,结合疫情防控的要求,结合自己既往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
畅
利用微信、视频通话等方式畅通交流渠道,建立链接,发挥情感支撑作用。同时,还要畅通“吃”与“睡”,饮食中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B、C,微量元素、矿物质的食物,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睡眠有困扰的人群,可以采用音乐助眠、运动助眠、饮食助眠等多种方式调节,必要的时候寻求医学助眠。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唐子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