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 » 正文

国际博物馆日将至 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近百项主题活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12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5.18国际博物馆日”(以下简称“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该主题聚焦博物馆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倡导博物馆为不同群体提供有意义的体验,尤其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博物馆应通过展览、会议、演出、教育项目等丰富的形式与公众对话,展示多样化的观点,动员更多公众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为公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供给,融入社会高速发展进程,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

记者25日从西藏罗布林卡管理处获悉,罗布林卡启动的最为系统、全面的壁画修复项目,目前已完成60%。


5月25日,记者从西藏罗布林卡管理处获悉,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启动的最为系统、全面的壁画修复项目,目前已完成60%。图为5月22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修复壁画裂缝。 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摄


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几乎所有殿堂均绘有壁画,历史最早的壁画可追溯到18世纪中期,最晚期的也在20世纪50年代绘成。


罗布林卡文物科工作人员其美多吉介绍说,罗布林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自2016年获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复,2017年中央下拨资金284万元人民币,委托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进行修复。


2018年8月,该项目启动,但因环境温度原因,从2019年5月开始实施修复。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达旦明久颇章、金色颇章、格桑颇章等殿堂的壁画保护修复工作,修复面积600余平方米。


图为5月22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对修复前后的壁画进行登记记录。中新社记者 贡桑拉姆 摄


据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乔兆广介绍,经前期勘察,罗布林卡壁画病害多以开裂、空鼓、起甲、地仗脱落、底色和颜料层脱落为主,部分因地震、雨水冲刷造成。


乔兆广说,修复材料从西藏当地取材,用西藏传统建筑用的阿嘎土、巴嘎土,加入特殊材料配比而成。


因建筑年代久远,壁画大面积空鼓情况较多,修复人员通过探地雷达、内窥镜等手段勘测壁画内部情况。


其美多吉表示,待修复人员将空鼓、开裂等病害修复完成后,还将对壁画进行补色修复。


此前西藏启动三大重点文物修复工程,2003年对罗布林卡部分壁画进行了修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进行修复。

 
 
 

 
按分类浏览
辽宁 (1677) 沈阳 (467) 大连 (2178) 县市 (294)
国内 (10745) 国际 (890) 财经 (339) 房产 (939)
科技 (334) 军事 (99) 娱乐 (502) 体育 (181)
汽车 (382) 生活 (372) 农业 (183) 健康 (225)
时尚 (55) 家居 (52) 旅游 (156) 女人 (55)
美食 (51) 消费 (140) 社会 (315) 文化 (214)
教育 (183) 公益 (101)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