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 » 正文

国内顶尖专家、地方政府共话“线上菜篮子” 新电商推动产销对接助力蔬菜上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1-24  来源:中国农网  浏览次数:98
核心提示:菜篮子、米袋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中国是蔬菜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蔬菜消费大国。市场机制、价格要素在蔬菜产销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国蔬菜产业线上线下如何加速融合?“线上菜篮子”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趋势如何?互联网平台经济如何助力优质农产品上行?11月22日,“线上菜篮子·中国优质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蔬菜优势产区一线党政干部,国家部委,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与相关企业一起围绕线上经济推动优质农产品上行,新电商平台促进蔬菜产业产销对接,“线上菜篮子”促进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助力乡村

菜篮子、米袋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程,中国是蔬菜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蔬菜消费大国。市场机制、价格要素在蔬菜产销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国蔬菜产业线上线下如何加速融合?“线上菜篮子”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趋势如何?互联网平台经济如何助力优质农产品上行?

11月22日,“线上菜篮子·中国优质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蔬菜优势产区一线党政干部,国家部委,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与相关企业一起围绕线上经济推动优质农产品上行,新电商平台促进蔬菜产业产销对接,“线上菜篮子”促进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展开讨论。

国内顶尖专家、地方政府共话“线上菜篮子” 新电商推动产销对接助力蔬菜上行

▲11月22日,“线上菜篮子·中国优质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现场。(摄影:安舜)

“线上菜篮子”加速国内蔬菜主产区线上线下融合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认为,将蔬菜的线下生产与“线上菜篮子”发展相结合,是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里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线上形式把蔬菜快捷、高效、安全地送到消费者手里,这是一种流通新业态,同时可以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经济融合一体化。

他表示,作为电商平台,拼多多成长很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立了农产品现代化营销体系,以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经验把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带动蔬菜生产和产业发展,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国内顶尖专家、地方政府共话“线上菜篮子” 新电商推动产销对接助力蔬菜上行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发言中。(摄影:安舜)

近期,拼多多CEO陈磊在2020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农产品需求增加的推动下,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已达7.31亿,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亿单,并推出了包括“多多买菜”在内的创新业务,以推动农业从种植、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链条革新,深入满足中国家庭的日常所需。

此前5月30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委和山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自开展20年来,从线下首次登陆电商平台拼多多,被媒体称为“线上菜博会”。

山东省寿光市委副书记李永光在发言中提到,寿光蔬菜目前拥有1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定期发布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蔬菜品牌发展水平属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更专注于蔬菜产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发展,与拼多多联合启动“线上菜博会”,上线寿光蔬菜馆,还与拼多多大学签约,加速培育蔬菜电商人才。

“新技术+新模式+新农商”走出蔬菜产销对接新路径

那么,电商平台的新技术、蔬菜生产的新模式加上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商业模式,能撞击出怎样的火花?这是专家们热议的第二个话题。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结合在山东寿光、陕西洛川等地的调研情况,建议电商平台从蔬菜需求特点、蔬菜流通要素出发,结合网络追溯机制、消费者画像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人民群众需求与蔬菜产区供需不平衡、流通环节质量损耗及由于生产要素不稳定产生的标准化问题等。

北京润生农村发展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小青认为,蔬菜产业达到“种得好、卖得好、吃得好”,一个是品质培育,一个是品牌修养。特别是在2020年特殊的“后疫情时期”,线上交易显现出了优势,电商平台不仅涉入了流通领域,更是对生产、技术、品牌营销,乃至农户、经营主体等新农商体系的改革与成长,都带来了反向的助推作用。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席专家李清泽称自己是“拼多多的用户”,还在平台上买过菜薹等蔬菜,他认为,无论是山东寿光等国内蔬菜优势产区,还是第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建设,“单品驱动、年年滚动、各方联动”,走出一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路径。

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依托“农地云拼”体系,包括贝贝南瓜、迷彩小番茄、沙地红薯、五彩甜椒等网红蔬果脱颖而出,持续推动农业地区的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拼多多平台农(副)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2500亿元,单品订单量10万+的爆款农产品超过1500个,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30%。

国内顶尖专家、地方政府共话“线上菜篮子” 新电商推动产销对接助力蔬菜上行

▲11月22日早晨采摘的草莓西红柿、迷彩小番茄、黄瓜、甜椒等蔬菜,“产地直发”来自寿光。(摄影:安舜)

专家建议协同各类主体 补齐标准化、冷链和人才等短板

蔬菜产业发展一头连接着“脚上沾泥”的生产者,另一头是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尹成杰认为,除了加强优良品种培育、源头控制、标准完善、品牌创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加快建立蔬菜流通体系,还须线上线下各类主体协同,进一步优化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还有专家以线上购买的方式体验“线上菜篮子”这一新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在电商平台上做农产品购买的小调研,“天天买,买了N次”,他提出,新模式在成长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新问题,比如非标化、比如流通损耗等,那么在这一过程里,蔬菜生产、流通全供应链上的各方主体协同,补足标准化、冷链等短板,十分有必要。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退休后常常去菜市场买菜,也会去蔬菜产区实地调研,他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了近20年来蔬菜产值面积、产量的变化,并引入日、韩等国家生产经验,建议在新基建的大形势下,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抓好、做强冷链物流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原院长、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认为,在仓储、物流过程中,如何保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保证食物品质及质量安全,是目前蔬菜流通领域面临的问题之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刘富中表示,在蔬菜上行体系中,可以通过建设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溯源系统来补齐部分现有问题,电商平台等流通体系的主体,可与农业农村部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进行对接,让消费者吃到放心菜、优质菜。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植物食物与营养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黄家章则从产品质量安全、食物营养科普等方面,建议平台明确准入门槛,引导蔬菜产业优质化、营养化。

拼多多副总裁狄拉克介绍,在“农地云拼”体系增量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农业成了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拼多多将尽己所能,将新电商的新技术、新逻辑、新业态带到中国广大乡村的田间地头,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这既是我们的长远战略,也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按分类浏览
辽宁 (1677) 沈阳 (467) 大连 (2178) 县市 (294)
国内 (10745) 国际 (890) 财经 (339) 房产 (939)
科技 (334) 军事 (99) 娱乐 (502) 体育 (181)
汽车 (382) 生活 (372) 农业 (183) 健康 (225)
时尚 (55) 家居 (52) 旅游 (156) 女人 (55)
美食 (51) 消费 (140) 社会 (315) 文化 (214)
教育 (183) 公益 (101)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